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被邁阿密大師賽半決賽直播中的這個截屏驚到,也被這個截屏笑死——“距離德約本場比賽上一次錯失一發,已經過去了39分05秒。”
在這場6比2和6比3輕取迪米特洛夫的比賽中,德約奉上了86.7%的一發成功率,是他職業生涯1300+比賽中最高的。一個職業生涯已經打了超過1300場比賽的選手,卻依然能夠在某一個單項技術上有超越之前所有比賽的發揮,德約真的是不可思議。
如果你對86.7%的數據統計缺乏概念,你得再想一想,德約的一發可都是奔著邊邊角角砸的,而并不是為了拿到一個很高的一發成功率用上旋穩妥地轉入對手場地的發球區;另外,考慮到室外比賽變幻不定的風速和陽光等等因素,更體現了德約在發球中超級強大的控球能力。
德約已至少連續兩場比賽呈上了神級發球表現,而當他的發球回來了,他的狀態和勝利,也就都回來了。德約賽后采訪還開玩笑說:“好家伙,我現在可算是知道成為伊斯內爾與奧佩爾卡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了。”
玩笑過后,德約也認真談到了這個話題,他自認一直都是底線型球員,接發球和反手也一直都被人津津樂道,但發球可能真的有些被人低估。“我一直都很喜歡自己的發球,尤其是精準度,而不只是純速度;與其拼到130英里的時速,我寧愿發到120英里但落點精準——這樣發球,要不就是直接得分,要不就是讓發球后的第一拍變得容易。”德約說。
發球并非只具備技術意義,其戰術意義也不言自明。德約分析說:“發球好能夠減少其他技術環節發揮的壓力,同時當然也能在對手的接發球局施加更大壓力。”而對手的接發球局壓力越大,自保發球局的壓力也就越大,心態很容易被搞慌亂。
聽君一席話,我就覺得吧,怪不得他能在快要38歲的年齡仍這么有戰斗力。德約從來就沒有躺在既有的天賦與能力上,他一直孜孜以求,提升自己。只要還在打一天球,就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距離100冠只差一場,德約將在決賽中面對另一場半決賽中決勝盤搶七險勝弗里茨的門希克。德約都快38歲了,門希克才19歲,這樣的決賽對陣,展示了門希克的青春力量,也足以說明德約的常青無敵。